第十一章:苦修不辍,初涉藏经

进入武备院外院之后的生活,比孙林想象的更加紧凑和充实。

每日寅时,天还未亮,起床的钟声便会准时敲响。所有外院弟子必须在半个时辰内洗漱完毕,赶到演武场集合,开始雷打不动的晨练。

晨练的内容极为繁重,先是围绕整个外院跑上十圈,这可不是空手跑,而是要根据各人的修为和体质,穿上不同重量的负重沙袋。然后便是一系列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包括俯卧撑、仰卧起坐、蛙跳、以及各种拉伸筋骨的动作。

仅仅是这一个多时辰的晨练,就能让大部分弟子汗流浃背,气喘吁吁。

晨练之后,是早膳时间。武备院的膳食虽然算不上丰盛,但都是些富含能量、易于消化的食物,能及时补充弟子们消耗的体力。

早膳过后,便是上午的课程。根据课程表的不同,有时是基础拳脚的拆解与对练,有时是刀枪剑戟等各种兵器的基础用法,有时则是教习讲解武学理论、人体经脉、以及妖兽的种类与习性。

孙林对每一门课程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他就像一块贪婪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这些对他而言全新的知识。

他尤其喜欢兵器课。虽然武备院提供的都是些制式的长刀、短剑,但他依旧会抽出时间,用他那把柴刀进行练习。他的柴刀虽然看起来普通,但经过多次淬炼和实战,早已与他心意相通。他尝试着将从兵器课上学到的刀法技巧,融入到他自己摸索出的柴刀刀法之中,渐渐地,他的刀法也变得更加灵动和富有变化。

下午的时间,则大多是实战对练或者分组进行一些特殊的训练,比如在梅花桩上练习身法,或者在泥潭中进行格斗。

这样的高强度训练,对弟子的身体和意志都是极大的考验。几乎每隔几日,都会有弟子因为承受不住而选择退出,或者因为在对练中受伤而不得不暂时休养。

孙林却在这种近乎残酷的磨砺中,如鱼得水。

他本就有着远超常人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清河镇的十年,他早已习惯了孤独和艰辛。武备院的这点苦,对他而言,反而是难得的提升机会。

他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修炼之中。除了完成每日的规定课程,他还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间隙进行额外的加练。

宿舍里的其他三人,赵虎勇猛有余,但略显粗枝大叶;钱多多心思活络,但在修炼上却有些不够专注;石磊虽然刻苦,但天赋似乎比孙林稍逊一筹。渐渐地,孙林在他们四人之中,实力隐隐成为了最强的一个。

当然,孙林也并非一味地埋头苦修。他深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除了向教习请教,他还经常去外院的藏书阁。

外院藏书阁虽然比不上内院那般藏有高深秘籍,但各种基础典籍却也浩如烟海。这里不仅有各种武技功法的入门篇章,还有大量关于大陆风物、奇闻异事、妖魔图鉴、以及一些前人修炼心得的记载。

孙林几乎一有空闲,便会泡在藏书阁里。

他最先查阅的,自然是关于妖兽的图鉴和资料。母亲的死,是他心中永远的痛,也是他复仇的源动力。他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妖兽的信息,它们的种类、习性、弱点,以及……当年入侵清河镇的,究竟是些什么级别的妖兽。

然而,外院藏书阁中关于妖兽的记载,大多是些低级妖兽的信息,对于当年那种能轻易屠戮村庄、甚至让母亲那等高手都饮恨的强大妖兽,却语焉不详。这让他心中不免有些失望,但也更加坚定了他要变强,进入内院,接触更高层次信息的决心。

除了妖兽资料,孙林对那些记载着大陆地理和奇闻异事的书籍也颇感兴趣。他从这些书中了解到,他所在的世界远比他想象的要广阔得多。青衫郡,不过是整个大夏王朝偏远一隅的一个普通郡县。而在大夏王朝之外,还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以及无数强大的宗门和神秘的种族。

这些记载,极大地开阔了他的眼界,也让他对未来充满了向往。

在查阅各种武技功法时,孙林也发现了不少有趣的东西。虽然外院的功法大多是基础,但他却能从中汲取养分,触类旁通,印证自己所学。

他发现父亲留给他的那本《引气诀》,虽然只是最粗浅的吐纳法门,但似乎也有其独到之处。按照《引气诀》修炼出来的元气,虽然微弱,却异常纯粹和凝练。

而那套“开山拳”,在外院藏书阁中竟然也有类似的拳法记载,但威力却远不如他从父亲那里学来的精妙。他隐隐感觉到,父亲留给他的这两样东西,或许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在藏书阁中,孙林还找到了一些关于“炼体”的记载。

武道一途,炼体是基础。强大的肉身,不仅能承受更强的元气冲击,也能在战斗中爆发出更强的力量,拥有更强的生存能力。

武备院的晨练和药浴,其实都属于炼体的范畴。但藏书阁中的一些典籍,却记载了更为系统和高深的炼体法门,比如通过锤炼筋骨、刺激穴位、甚至引动天地煞气入体等方式,来达到淬炼肉身的目的。

这些炼体法门大多极为凶险,稍有不慎便可能走火入魔,甚至爆体而亡。外院弟子一般是不允许轻易尝试的。

但孙林却对这些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桩阵中硬撼机关撞锤,虽然凭借着一股狠劲成功了,但也让他深刻体会到了肉身不够强大的弊端。

他将这些关于炼体的知识默默记在心中,虽然暂时不敢轻易尝试,但却也为他未来的修炼方向,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时间就在这种日复一日的苦修和学习中悄然流逝。

孙林的修为在稳步提升,他的名字在外院弟子中也越来越响亮。他不再是那个初来乍到、被人轻视的乡下小子,而是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和努力,赢得了大部分人的尊重。

当然,觊觎和挑战也从未停止。

一些自视甚高的老弟子,或者是一些想要踩着他上位的家伙,时常会以各种名义向他发起挑战。

对于这些挑战,孙林从不畏惧。他将每一次挑战都视为检验自己修炼成果的机会。他手中的柴刀,在外院的演武场上,也渐渐染上了一层属于强者的锋芒。

他胜多负少。每一次胜利,都让他对外院的资源分配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也让他距离进入内院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这一日,孙林正在藏书阁中查阅一本关于“剑意”的残篇。虽然他用的是刀,但触类旁通,剑意中那种凌厉无匹、一往无前的气势,也让他颇有所得。

突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在他身后响起。

孙林眉头微皱,他沉浸在书中,并未察觉有人靠近。这在以往是很少发生的事情。

他缓缓合上书册,转过身来。

只见一个身着内院弟子服饰的青年,正静静地站在他不远处,脸上带着一丝玩味的笑容,目光却如同鹰隼般锐利,上下打量着他。

这青年看起来约莫二十出头,面容俊朗,但眉宇间却带着一股难以掩饰的傲气。他身上的青色内院服饰,用料和做工都远比外院弟子的要好上许多,腰间还悬挂着一柄造型古朴的长剑。

更让孙林心中一凛的是,他从这名青年身上,感受到了一股远超外院教习的强大气息。那是一种如同出鞘利剑般的锋芒,令人不敢直视。

“你就是孙林?”青年率先开口,声音平淡,却带着一股居高临下的意味。

孙林心中警惕,面上却不动声色,点了点头:“是我。不知师兄有何指教?”他能从对方的服饰和气息中判断出,此人定是武备院的内院弟子,而且地位不低。

青年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指教谈不上。只是听闻外院出了个有趣的柴刀小子,特来见识见识。”

他的目光落在孙林腰间的柴刀上,眼神中闪过一丝轻蔑,随即又变得饶有兴致起来。

“在下林逸轩,内院弟子。”青年报上了自己的名字,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傲然,“明日午时,武道台,可敢与我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