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玉华河畔遇知音双刀论道启新程

"云逸师兄!"唐秋芸的声音从灯火处传来,"快来!祖父说要给你讲风先生当年的故事!"

少年应了一声,双生刀在腰间轻响,如回应这江湖的召唤。远处玉华河波光粼粼,倒映着漫天星斗,他忽然明白:自己的江湖路,才刚刚开始。而那些在暮色中闪烁的灯火,终将照亮他前行的方向。

"贤侄可愿随老夫去药王谷走一遭?"唐家老爷子忽然开口,指尖摩挲着腰间的药王谷令牌,"你师父亲手栽种的七叶灵芝已长到第七轮叶片,那可是百年难遇的灵药。"他望着云逸腰间的双生刀,目光中带着几分期许,"若能辅以谷中''洗髓泉'',或许能助你在''至尊少年榜''上更上层楼。"

云逸抬头,漫天星斗正悄然爬上墨蓝色的天幕,银河如练,横亘在玉华河上方。他忽然想起山中师父常说的话:"真正的武者,要像星辰般永远在更高处闪耀。"少年抱拳应下,破云刀与穿雾刀在腰间相击,发出清越的鸣响,恰似对这江湖邀约的回应。此刻的他尚未意识到,老爷子眼中的深意——药王谷不仅是灵药产地,更是连接正派势力的枢纽,而他这一去,便要正式卷入江湖的核心漩涡。

演武场的灯笼将唐秋雪的影子拉得修长,她缓步上前,广袖中的短刀随着呼吸轻颤,如振翅欲飞的蝴蝶。"还未请教师弟芳名。"少女指尖抚过刀柄上的缠枝纹,那是用金丝绣成的古琴纹样,在火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云逸。"少年负手而立,月光落在他微抿的唇角,竟比刀锋更添几分清冽。腰间双刀在暮色中泛着幽光,刀鞘上的云纹雕饰与夜空中的星轨隐隐重合,恍若天成。

"那便叫你小逸师弟了。"唐秋雪轻笑,足尖轻点间已欺身而上。她的刀法与方才判若两人,不再是唐家的刚猛路数,而是如流水般蜿蜒缠绕,刀影化作重重叠叠的光幕,竟让云逸想起春夜骤雨敲打竹叶的韵律。他这才惊觉,少女方才与唐秋芸对练时,竟藏起了七分实力。

"好个''天音刀法''!"唐家老爷子抚掌赞叹,"秋雪这孩子,竟将《广陵散》的剑意融入刀招。"

云逸却在刀光中闭目凝神,任由唐秋雪的刀影在身前游走。他能听见刀刃划破空气的声响,能听见少女衣襟带风的轻响,甚至能听见远处玉华河的流水声——这些声响竟渐渐合为一曲,与他心跳的节奏完美共鸣。当唐秋雪的刀尖离他咽喉只剩半寸时,他忽然睁眼,足尖轻点,身形如游龙般滑出三尺。

"师姐的刀,差了些杀气。"云逸开口,双掌在胸前合十,"但琴韵与刀意的融合,已入化境。"

唐秋雪一滞,忽听祖父在廊下笑道:"秋雪,试试''天音十三式''第七变!"

少女闻言,指尖在刀柄上快速叩击,竟发出古筝拨弦般的脆响。云逸耳中嗡鸣,只见唐秋雪的刀势骤然一变,每一刀都带着撕裂空气的锐响,竟与他在山中听到的虎啸声一模一样。他瞳孔骤缩,这才惊觉所谓"天音刀法",竟是以刀拟声,以声驭气,杀人于无形。

"音刃入心,好手段!"云逸赞叹,双掌化刀,劈、砍、格、挡,竟以肉掌接下唐秋雪连绵不绝的攻势。他脚下踏出"云游步",步法与《云游图》上的笔势分毫不差,每一步都踩在刀势的"盲点",看似随意却精准无比。

"这是......云游步!"唐老爷子猛地站起,眼中泛起泪花,"当年风先生在漠北,就是用这步法在万军之中取了魔教左使的首级!秋雪,还不用全力?"

唐秋芸早已看得目瞪口呆,此刻忽然拽着祖父的袖子惊呼:"阿姊的刀!变成琴弦了!"

众人定睛望去,只见唐秋雪的短刀竟在高速挥舞中泛起涟漪,刀身竟如琴弦般震颤,发出嗡嗡的蜂鸣。云逸只觉周身气血翻涌,仿佛有无数只无形的手在撕扯他的经脉,这才惊觉"天音刀法"的可怕——看似温和的琴韵,实则暗藏杀招,竟能通过声波震动人的内脏。

"破!"云逸低喝一声,双掌拍出,竟在身前形成一道气墙。唐秋雪的刀势撞上气墙,发出刺耳的尖啸,如琴弦绷断般刺耳。少女脸色发白,连退三步,短刀"当啷"落地。

演武场陷入死寂,唯有玉华河的流水声清晰可闻。唐秋雪望着云逸负手而立的身影,忽然福至心灵,单膝跪地:"多谢师弟指点!我竟执着于琴韵,忘了刀的本心。"

云逸忙扶起她,触到少女掌心的薄茧,忽然想起自己在山中练刀时,师父总说:"刀是死的,人是活的。若被招式困住,便永远成不了高手。"他望向远处的星空,忽然展颜一笑:"师姐的琴刀合一,已是前无古人的创举。假以时日,必能在江湖上闯出名号。"

唐秋芸忽然扑过来,银铃发饰撞在云逸胸口:"小逸师兄,明日去药王谷能不能带上我?我想听你讲山里的故事!"

"自然可以。"云逸望着少女眼中的星光,忽然想起山中的晨露与朝阳,"不过明日卯时便要出发,小师妹可起得来?"

"起得来!"唐秋芸握拳,"我还要带阿姊新烤的桂花糕给你尝!"

夜风掠过演武场,将灯笼的光碎成点点流萤。云逸摸着腰间的双生刀,忽然觉得它们比任何时候都要轻盈。远处药王谷的方向,七叶灵芝的香气仿佛已随风飘来,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剑意。他知道,属于他的江湖传奇,正随着这一夜的星斗,悄然拉开序幕。

唐秋芸吐了吐舌尖,与唐秋雪交换了个眼色,忽然足尖轻点,双刀如蝴蝶振翅般同时出鞘。月光下,两柄短刀泛着柔和的银光,刀光流转间竟凝成并蒂莲花的虚影,与玉华河上夜航的并蒂莲舫遥相呼应。云逸见状轻笑,双掌在胸前合十,竟以肉掌相迎——他的手掌看似柔软,却在触及刀背的瞬间,如铁钳般扣住唐秋芸的手腕穴位。

"呀!"唐秋芸惊呼,短刀险些脱手,急得直跺脚,"小师弟使诈!哪有不用刀的道理?"

"真正的武者,一草一木皆可为刃。"云逸收势而立,衣袂无风自动,腰间双生刀甚至未出鞘半寸,"师父说过,当你能以心驭刀时,手中无刀胜有刀。"他望向演武场边的竹林,随手折下一根竹枝,竹枝在他手中竟如利剑般划破空气,"就像这竹枝,若能得其神韵,亦可破敌。"

唐秋雪忽然福至心灵,单膝跪地道:"多谢师弟点醒!我等方才一味追求招式华美,却忘了武道根基在于''意''而非''形''。"她抬头时,眼中已褪去方才的焦躁,多了几分澄明。

云逸忙扶起她,目光扫过石桌上的茶具:"若两位师姐不嫌弃,云逸愿以茶代刀,与两位论道。"

唐秋芸早已蹦跳着跑到祖父身边,不知说了什么,惹得老爷子哈哈大笑,直往她手中塞糖糕。唐秋雪则解下腰间琴囊,取出一张七弦琴置于石桌上,指尖轻拨,顿时响起清越的琴音。云逸听出这是《高山流水》的片段,琴音中竟暗含刀法的韵律,不禁暗暗称奇。

"师弟可曾想过,为何风先生会收你为徒?"唐秋雪忽然停弦,目光灼灼地望着他。

云逸摇头,却见唐老爷子端着茶盏走来,身后跟着捧着茶具的小厮。"当年风先生在漠北的雪地里捡到你时,你不过是个襁褓中的婴儿,"老爷子轻抚着云逸的肩膀,眼中泛起追忆,"但你怀中紧紧抱着半块刀谱残页,上面正是失传已久的''破云式''前两式。风先生寻觅这刀谱半生,竟在你身上得见,当真是天意。"

暮色渐浓,演武场上的石灯笼次第亮起,暖黄色的光芒映得众人面容柔和。唐秋芸咬着糖糕,忽然指着云逸的双刀:"小师弟的刀名好生霸气,破云穿雾......听起来就像能劈开整个江湖!"

"师父说,江湖如迷雾,有人在雾中迷失,有人在雾中沉沦,"云逸抚过刀柄上的云纹,"而我们的刀,就是要劈开这迷雾,让人心见光。"

唐秋雪忽然拨响琴弦,这次奏的是《平沙落雁》,琴音悠扬辽阔,竟让云逸想起山中清晨的雾霭与朝阳。他望向远处玉华河,河水波光粼粼,倒映着万家灯火,忽然明白——江湖不仅有刀光剑影,更有这人间烟火。手中的刀,既是守护正义的利器,也是守护这温柔夜色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