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6章 潜出!
等到了一个无人的地方,魏延才放开宫女,宫女立马下跪求饶。
“行了!”
魏延威严的喝了一声,吓住了哭泣的宫女,这才开口问道。
“知道天子在哪儿吗?”
“知…知道…”
“带我去,我可饶你性命,不然,我将你扔下井去。”
宫女虽然娇躯抖如筛糠,但却点头如捣蒜,生怕应答慢了就被扔下井去。
同时心里也暗暗发苦。
虽然她当时觉得胡车儿陌生,但也只以为是新升上去的内侍,但谁能想到是强人啊。
宫女或许是吓怕了,一路上都没有弄幺蛾子,战战兢兢的在前引路,很快就将魏延胡车儿带到了天子居所。
彭!
魏延以掌为刀,劈在宫女的后脖颈,宫女应声倒地,不省人事。
随后,魏延偷偷进了大殿,在内间找到了天子刘协。
刘协此时没有睡觉,或者说这几天他都难以安眠。
当然,不是害怕恐惧导致的,而是高兴,兴奋导致。
外面的事情他自然也知道,国舅董承聚集了很多朝中忠义之士,聚拢精兵,正在奋力攻城。
而只要董承攻破皇宫,那么他刘协就能在董承等人的拥趸之下重掌大权,那么他就,
再也不用受曹操胁迫了。
所以这两天,刘协是又焦急又激动,实在是睡不着。
“谁!”
就在这时,刘协余光忽然瞟到外间忽然有人影晃动,不由心下一紧。
难道,是因为皇宫守不住了,所以曹仁来杀他了?
一想到此处,刘协脸色骤然变白。
“陛下莫慌,臣是来救你的。”
魏延进入内间,立马单膝跪地抱拳,以示无害。
刘协果然松了一口气,但是见到来人是一个陌生面孔,他还是没有放松警惕,询问道。
“你是谁?”
“我是……”魏延还真没给自己取名字,不由顿了一下,但好在反应迅速,立马接上前话道。
“我是任大平,与国舅董承合作,现在就是来救陛下出皇宫的。”
听到国舅董承二字,刘协警惕性瞬间下降不少,立马欣喜起身。
“国舅攻进宫来了?”
“并没有。”魏延摇头道:“曹仁守城厉害,国舅还没有攻破。”
“所以,臣是带你从后墙偷偷翻墙出去,只要陛下安全了,那么国舅就可以毫不顾忌的大干一场了。”
“是这样啊!”刘协听闻还没有攻破皇宫,不由脸露失望之色。
至于说跟着魏延翻墙跑,刘协并没有答应。
毕竟魏延说他和国舅有合作都只是一面之词,具体如何刘协无法验证,怎么能轻易跟着陌生人走。
魏延见状,继续道。
“陛下,国舅已经攻城三日,若是再攻不下,曹贼就要回来了,所以才不得已出此下策。”
“如若不然,不仅国舅以及跟随国舅的忠义之士要被曹贼抄家灭族,就连陛下也……”
说到这,或许是意识到言语冒昧,魏延忽然闭嘴不再言语。
但是刘协哪里能不明白魏延话语中的意义。
此时,他的脑海中就不由想到了曹操威严的身躯站在他前面,用冷漠的眼神冷冷注视着他。
光是这么一想,刘协就感到了一阵窒息。
随后画面一转,刘协又想到了之前大冬天的时候程昱面无表情的将他按在冷水之中,直至他发烧发热……
收回思绪,刘协下定了决定。
“好,任将军,朕跟你走!”
再差还能差到哪儿去?至少不会比面对曹贼要更差了!
既然如此,还不如赌一把!
刘协同意之后,事情就好办了。
魏延与胡车儿带着刘协到了他们翻墙进来的那堵墙。
行踪应该没有暴露,所以这里的防守并没有任何变化。
这时刘协忽然悄声开口道。
“将军,这墙,朕爬不上去。”
魏延微微颔首。
“陛下放心,臣自有办法。”
闻听此言,刘协不再言语,等着魏延操作便是。
三人就在城墙不远的黑暗处隐藏着,直到一队巡逻过去,城墙上除了固守的境界士兵再也没有了其他人之后。
魏延转头对着胡车儿示意。
胡车儿点头回应,然后就偷偷摸到了城墙根,然后将抓钩抛上前,自己再像猴子一样抓着绳子几下就爬了上去。
魏延与刘协此时也到了城墙根。
魏延将绳子绑在刘协的腰上,然后用力拉了一下绳子。
上面的胡车儿收到信号,立马开始拉动绳子,刘协就这么被拉了上去。
等刘协上了城墙,胡车儿再扔下绳子魏延拉着绳子,也是三两下就爬了上来。
然后胡车儿收起抓钩,放到了外城墙,第一个顺着绳子滑了下去。
刘协久居深宫,缺少锻炼,上城墙上不去,但是下城墙很容易,刘协也不是胆小的人,他直接学着胡车儿抓着绳子就滑了下去,动作干脆利落,一气呵成。
魏延见状,暗自点头。
原本以为下城墙也要帮助,结果刘协自个就滑下去。
还行,不算太废。
“啊——!”
就在魏延这么想着的时候,城墙下却忽然传来刘协的一声惨叫。
魏延脸色大变,抓着绳子就立马往下滑!
“什么人!”
原本在十多米外站岗的士卒听到动静,立马举着火把往这边跑来。
魏延下了城墙,胡车儿立马道。
“将军,陛下滑下来的时候崴了脚。”
魏延嘴角抽抽。
刚还在心里夸呢,结果转眼就打脸。
但转念一想。
天子天天待在宫中,根本就没有什么像样的运动,现在骤然之间就来下城墙这种危险活动,还是在黑夜这种严重影响视野的环境,出点状况很合理。
“胡车儿,你背着陛下走!”
收回思绪,魏延连忙道。
胡车儿闻言立马将刘协背在背上往远处逃跑。
这个时候,两边最近的士卒已经来到了这里上方。
但是城墙高有十米,火把的照耀距离不够,下面黑黢黢的,根本就看不到情况。
咻~!
这时,有聪明的人直接将火把丢下去,有了火把的光亮,下面的情况自然就能看清了。
只是,那人好像没扔对,火把照耀的范围根本就没有发现什么。
但这却提供了一个思路,其余人也纷纷将手中的火把往下扔。
在十几个火把的照耀下,守城士卒终于是看到了城下的情况。
三个人,一人在逃跑,另一人则是背上背了一个人在逃跑。
而且,背上那人穿的服饰,怎么那么熟悉?
“是陛下!陛下被贼人掳走了!”
有人立马就认了出来,立马高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