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大唐是士族的天下?
长安城大门口。
今天士兵们扛着一块巨大的石碑在立在了大门口。
当百姓们聚集在那里看热闹的时候。
只见带队的将领说道:
“这是这次为灾民捐献的贡献榜,陛下专门找人做出来,立在长安城,让人们记住其贡献。”
百姓们都连忙点了点头。
可是当看清排行榜上面的字迹的时候,只见有人疑惑的问了起来。
“将军,为什么排名第一的捐了一千石,而后面的都是上万石?”
“是啊,不是应该谁捐的多谁第一的么?”
“不会有什么内幕吧?”
听着周围百姓议论的声音,带队的将领笑了起来。
果然跟陛下预料的一样。
只见他缓慢的开口说道:
“第一的苏亶大人是位清官,只有俸禄,这一千石粮食是其全部的粮食,可以说倾尽家产了,而后面的各位应该都熟悉吧?”
“而且,在陛下提出捐粮的要求后,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人开口的,是苏亶大人率先开口捐出了全部身家。”
听到苏亶竟然捐出了所有身家,在场的百姓无不惊叹。
这年头可没有多少为民的好官了。
一时之间苏亶的名声在长安城中广泛的传播开来。
慢慢的开始由长安向大唐的四周开始辐射开来。
一时之间,苏亶在大唐百姓的心中。
尤其是在灾民的心中,那简直是堪比圣人的存在。
看着苏亶的名声一时间变的如此之大,其他人都羡慕不已。
尤其是五姓七望之中的人。
现在都无比后悔在朝堂上为什么要舍不得这点钱。
偌大的名气让苏亶给占去了。
而此时的李承乾,对于这一切根本没有关心。
他正坐在长孙无垢的寝宫之中。
李世民和长孙无垢坐在其旁边。
“逆子,你真要对五姓七望动手?”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疑惑的问道。
李承乾直接点了点头。
“五姓七望已然成为了大唐的毒瘤,不动他们,难道留着他们?”
李承乾理所当然的说道。
“逆子,你真的以为五姓七望是那么好动的?如果那么好动的话你皇爷爷会不动?朕会不动?”
李世民有些无语的看着自己这个儿子。
他觉得李承乾把事情想简单了。
果然,李承乾疑惑的看向了自己老爹。
在他的记忆之中,自己老爹动不了五姓七望,就是因为如果缺少了他们的支持,自己老爹的皇位就坐不稳了。
可是现在自己根本不需要这些人的支持。
怎么就不能动了?
看着李承乾那迷茫的眼神,李世民叹了一口气。
“哎,大唐可不只是有五姓七望,还有江南士族,还有山东士族,你真觉得五姓七望这几家就能动摇了大唐的根本?”
“大唐的根本一直都是所有大大小小的士族,你如果不想办法一次性解决所有士族,只是动五姓七望的话,大唐必乱!”
李世民盯着李承乾将内情给说了出来。
听到自己老爹的话,李承乾知道自己把这件事给想的简单了。
自己所在的时代根本不是大唐后期那个时代。
所有黄巢的那个办法,根本无法在现在这个时代使用。
也不是说完全没法用,只是在用之前自己要先解决掉江南士族和山东士族。
“那如果我先解决掉江南士族和山东士族,那五姓七望是不是就可以动了?”
李承乾看着自己老爹问道。
李世民直接点了点头。
“不错,如果你能解决掉江南士族和山东士族,那五姓七望你随时可以动。”
李承乾此刻的脑子飞速的运转着,寻找可以制衡士族的办法。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
就在其和自己老爹说话的时候。
一封密信从太极宫中被一个太监带着朝灵州而去。
李承乾离开长孙无垢的寝宫之后,就直接来到了少府监。
“朕让你们打造的东西可打造好了?”
来到这里之后,李承乾直接看着少府监问道。
“陛下,已经打造好了,微臣正准备进宫去向您禀报。”
少府监急忙恭敬的对李承乾说道。
“把东西拿上来吧。”
李承乾说完之后,就站在少府监的院子里等待了起来。
没多大一会,只见几名少府监的工匠抬着一个东西走了进来。
李承乾急忙跑了过去,开始检查了起来。
在看到东西和自己记忆中的一样之后,李承乾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即便让人将这个东西抬到了苏府。
当李承乾秘密来到苏府的时候。
只见苏亶已然在大门处迎接了。
“陛下怎么跑出宫了?”
苏亶看着李承乾疑惑的问道。
“岳父大人,不知道东西你看到了么?”
李承乾没有回答,而是看着苏亶问了起来。
“看到了,那是什么东西?看着像是农具。”
苏亶点了点头。
不过他对于农耕之事不怎么了解。
“那个东西叫曲辕犁,可以改善现在的农耕,加快农耕的速度,并且使用的人力比以前要少一半还多。”
李承乾将曲辕犁跟苏亶讲解了一遍。
“岳父大人,明日朝会上,你让人将这东西抬进宫去,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你就说这东西是你发明的,将这东西呈给我。”
李承乾的话让苏亶听了直摇头。
“陛下,微臣怎么能占用别人的功劳呢?这不行。”
苏亶的儒家思想,不允许自己这么干。
谁知李承乾笑了起来。
“岳父大人,这个东西是我做的,你尽管放心,朕要这功劳又没什么用处。”
听到李承乾的解释,苏亶这才勉强点头同意了起来。
紧接着,李承乾又将曲辕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直接给苏亶写到了纸上。
以免苏亶忘记。
在忙完这一切之后,李承乾又马不停蹄的回到了太极宫。
并且让人将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给喊了过来。
“陛下。”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走进来之后躬身行礼道。
“让你们二位过来,是和你们商议下,朕想设立一个新的部门,农学监,将司农寺给并入其中,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李承乾看着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询问道。
“陛下,敢问这个农学监是做什么的?”
房玄龄有些疑惑的问道。
“农学监就是管理大唐所有农业相关的事物,并且设计制造全新的农具和改良种子,并且发现新的粮食。”
李承乾将自己的想法跟两个人讲解了一下。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听完后都不自觉的点了点头。
“陛下,此事虽好,可是您准备让何人担任农学监的主官?毕竟您设立的这个新的部门可还涉及到创新的,现有的官员好像没有符合您的要求的。”
房玄龄虽然同意此事了,可是还是将自己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
这个部门的成立对于大唐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自然不会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