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太后驾到
“笑话,你一个小丫头能有什么人证!不过是怕了我京郊大军,拖延而已!”
王春秋看到沈昭昭坐在战南星的身前,与他同乘一匹马,约莫猜到了沈昭昭就是战南星的媳妇。
想到自己刚刚死在战南星手上的孙子。
王春秋恨得牙痒。
迫不及待地夺过一旁一个弓箭手的弓箭,拉了满弦,松手。
弓箭带着破空的声音冲着城楼下而去。
可惜,王春秋是个文臣,箭术压根不过关。
都不用战南星抵挡,那支羽箭只能将将落在城下的护城河里。
非但没有伤到战南星和沈昭昭一根汗毛,还惹来了管平乐一阵毫不客气的嘲笑。
“王相,也不着急在这一时,你不妨看看我夫人手中的账册眼熟不眼熟?”战南星接过沈昭昭手中的账册,高高地举起,“你如果看不清,我可以帮你读出来!”
王春秋眯起眼睛,远远的瞧不清那蓝皮账册。
不过被战南星这么一说,心中一咯噔。
他还记得当初库房失火,多宝阁上空空如也……
“原来这位就是王相啊,”沈昭昭恍然,“那看来是认出这本账册了,您刚刚不是说我一个小丫头请不出人证么?”
“来!”
沈昭昭回身,冲着身后喊道:
“咱让出一条道儿来,恭迎太后娘娘回宫!”
城墙上,众人反应不一,有的不可置信。
“太后娘娘不是一直在宫里养病吗?”
“怎么到了宫外去了?”
而有些知道内情的人也瞪圆了眼睛,注视着城墙下。
这其中,也包括了封立,黑着脸,死死地盯着下面。
大军分开了一条道,一个顶小轿缓缓抬着过来,身着宫装的公公走在轿子的边上。
“落轿!”公公尖声喊道。
轿子在大军之前平稳落了地。
公公赶忙上前,把轿帘拉开,从里面扶出一脸威严的太后。
太后站定,目光凉薄似水地扫过宫城墙上的众人,最后,目光如利箭一般,射向了封立。
“皇帝,许久不见,老了不少啊?”
太后的声音响彻宫城之前。
“臣,参见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宫城墙上,有朝臣当先就跪下叩拜。
很快,朝臣们跪倒了一大片。
封立的脸色铁青,手死死地扣住手中的玉玺,仿佛那是他最后能掌控的一根救命稻草。
“众卿家平身!”太后朗声说道。
“这位沈姑娘说的没错,哀家的儿子确实被王家偷换了!”她上前一步,目光直视城楼上的众位朝臣,“但也正如大家所知道的,我儿确实起于微末。”
城墙上,众朝臣哗然一片,理解不了。
“这是怎么回事啊?”
“不知道啊,如果真是王家换了太后娘娘的儿子,又如何知道这儿子将来能开我大丰朝?”
陆鸣见大家众说纷纭,轻轻地提示了事情的真相,“所以现在的陛下,不是太后娘娘的亲子?”
众朝臣一下不敢作声了。
现在哪里是战家要反叛?
压根就是太后和皇帝的对峙啊!
“母后年纪大了,为贼人诓骗……”封立咬着牙,脸颊边的肌肉不自然地颤抖。
“哀家话还没说完,皇帝就插话,就是这般当这孝顺儿子的?”太后冷哼了一声,缓缓举手。
宫城墙上的众朝臣有的眼尖,一下就认出了太后手中拖着的金色物件。
“凤印!”
“那是前朝萧皇后的凤印!”
太后看向那朝臣,那是个老臣,“柳尚书,历经前朝和大丰,难怪认得出来哀家这凤印。”
太后蓦然抬头,“那请柳尚书好好认一认,哀家这张脸,若是再年轻个三四十岁,可还有印象?”
柳尚书年岁大了,眯着眼睛瞧了半天,结合着那块金色的凤印,突然,脑中灵光乍现。
嘴唇都哆嗦了起来。
抬手,手指头都在剧烈地颤抖。
“娘娘……娘娘是前朝……萧后……”
宫城墙上,又是一片哗然。
“不可能,前朝的萧后早就被前朝哀帝赐死了啊!”
“是啊,前朝哀帝宠信妖妃,废黜萧后,并于冷宫赐死。”
“我也记得这事,当时还传妖妃在宫里掘地三尺,都没有找到凤印,所以也无法封后。”
可是眼下。
萧后活了。
凤印出现了。
出现在了他们的太后娘娘手上,而太后娘娘,就是前朝的萧后。
朝臣们一片凌乱。
……
太后满意地点头,收了凤印,拢了拢袍袖,“看来还是有人记得哀家的,哀家深感欣慰。”
她开口,缓缓说明了当年的事情。
当年。
她还是前朝的皇后,娘家姓萧,是盘踞在江南的大世族。
她自小就作为皇后被培养,最后,嫁入宫中,成为正宫皇后。
初始,还算夫妻和睦,可是,随着妖妃进宫,皇帝对已经有了身孕的她越发冷淡。
加之妖妃迫害,她身边的宫人被大换血。
是她自己,在极度艰辛的条件下,诞下了一对龙凤胎。
说到此处,太后娘娘狠狠地看着宫城墙上的王春秋和封立,“当时生产的时候,哀家身边的女官,不是别人,正是王相的妹妹!”
“这本蓝色账册里,清清楚楚地记着她花了多少银子,收买了多少宫人,用她王家的一个男婴换走了哀家的儿子!”
“各位大人如果有兴趣,可以来找沈姑娘借着一观!”
太后恨声说道。
“就算陛下不是太后的亲子,那也是我大丰的开国皇帝!”王春秋见同僚都在窃窃私语,额头上冷汗涔涔。
“当初陛下结束了前朝乱世,四处征战,这些赫赫战功,难道还不及太后手中一方真假不知的凤印吗?”
多少人都是太后的朋党,他这个右相还是很清楚的。
他无论如何不能让太后帮着战家和管平乐把讨逆的名头做实了!
战家才是逆党!
战家才是谋朝篡位,狼子野心之人!
太后哈哈大笑,迎着大风,袍服在风中鼓动,像是听到了什么很好笑的笑话。
然而,沈昭昭就在她身边。
看着太后笑着笑着,笑得泪流满面。
战剑之苍老的身形也不再笔挺,缓缓地佝偻了下去,目露哀戚。
沈昭昭轻叹一声。
其中的关节,旁人不知,她和战剑之,却是很清楚的。
当初平定天下的人,根本不是封立这个皇帝,而是永宁长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