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界江炸鱼

“张大叔,你要是真害怕,那你也出去溜达溜达,等我弄完了,到时候过去叫你。”

“算了吧。”

张铁山连连摇头。

“老子还是留在这盯着你搞,才能放心一点。”

闻言。

王川笑了笑,继续忙着炸鱼前的准备工作。

六七十年代出身的人,几乎都有过炸鱼的经历。

通过在玻璃瓶里装填一定数量的火药,插上引线丢进河里,江里。

一声巨响,大鱼小鱼会和天女散花似的飞跃而出。

场面绝对壮观。

场面壮观的同时,危险系数也不小。

稍有不慎。

缺胳膊断腿也不少见。

掰开一串串大地红,取出里面的黑火药,王川又开始往玻璃瓶里装入一定比例的混合黏土。

每年十二月中旬,距离张家屯不远的界江才会上冻,一直到来年四月解冻。

此时的江面还没有完全被冻上。

正好可以赶在上冻之前,炸出一定数量的鱼货。

“二哥,黏土导火索做好了,你看怎么样。”

没过一会,张抗美捧着个洗脸盆出现在张铁山家。

王川站起来看了一眼搪瓷洗脸盆里的东西,笑道:“像样,一会按照我的步骤,往瓶子里添加黏土导火索。”

“好咧!”

张抗美撸胳膊挽袖子,一眨不眨看着王川的动作。

分别在玻璃瓶里装填黑火药和黏土,王川抓起一块盆里特殊颜色的黏土,用力揉成细条放进玻璃瓶内部。

黏土导火索只是王川随口气的名字。

里面分别混合了火柴头上面的红磷,少许火药和几种化学物质。

经过混合搅拌。

黏土导火索也就具备了水下引燃爆炸瓶的能力。

制造能够炸鱼的爆炸瓶,原本不需要这么复杂。

屯子的民兵仓库里不但有枪支和子弹,还有用来开荒扩田的导火索,雷管,炸药包。

问题是老支书不在。

代理支书曹三炮绝不可能打开武器库,任由王川拿走这些爆炸物。

没有雷管和专用导火索,王川只能手搓简易的爆炸瓶。

“我说你们两个都小心点,这要是爆炸了,咱们爷三都要去见老马头。”

张铁山惴惴不安地提醒王川和张抗美,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手工制作炸药瓶。

听起来就让人毛骨悚然。

每年农闲季节,张家屯大队会组织大量的义务工,使用炸药开荒拓田,增加可用耕地的面积。

雷管和炸药包爆炸的威力。

可不是一般的吓人。

隔壁村子有一年放炮炸山,当场炸没了一个。

事后,连根骨头都找不到。

当场就被炸得尸骨无存。

张铁山也是信了王川的邪,竟然觉得这办法管用。

“差不多够了,张大叔,咱们出发吧。”

忙到下午,几个像模像样的爆炸瓶被鼓捣出来。

张铁山小心地拿起一只爆炸瓶,迟疑道:“这东西的威力,真能抵得上雷管?”

“那说啥了,炸出来的水柱起码有一米多高。”

王川夸张描述手工爆炸瓶的威力。

百闻不如一见。

到时候就知道了。

“大爷,天马上就要黑了,咱们别磨蹭了,赶紧走吧。”

张抗美亢奋地揉搓双手。

自己在高中学到的化学知识,今天全都派上了用场。

急于亲眼看到他和王川捣鼓出的爆炸物,威力到底有多大。

用王川的话说。

爆炸是一门属于男人的艺术。

“你们俩先去江边,我这就叫上一队的壮劳力。”

一会的炸鱼行动,属于生产一队的副业工作,无需向大队部汇报。

昨晚,王川和张铁山约法三章。

本次炸鱼行动,前面获得的一千斤鱼货,全部上交生产队。

后面炸出来的鱼。

王川和老张家二一添作五。

张铁山负责挡住来自大队和其他人的刁难和贪婪,确保卖鱼钱能够落到王川的腰包里。

第一次制造炸药瓶,王川自掏腰包。

继续制造炸药瓶,生产队负责报销。

界江附近属于军事管制区,个人无权随意靠近。

唯有生产队和大队。

才有来这里进行生产劳动。

几名边防战士拦住王川和张抗美,一直到张铁山带人过来,众人方才得以靠近大江边缘。

望着一百多米外的老毛子家,王川心头百感交集。

“二哥,别愣着了,给大伙打个样啊。”

张抗美迫不及待道。

跟随张铁山过来的一队队员们大眼瞪小眼地瞅着王川。

说啥也不相信。

王川手里的酒瓶子能够爆炸。

深吸了两口气,王川掏出火柴点上一根烟。

用力抽了几口。

王川拿下烟头对准玻璃瓶顶部。

“滋啦!”

下一秒,刺鼻味道开始弥漫。

“全都拍下,小心被崩到!”

王川瞅准距离,用力将玻璃瓶投掷到江里。

紧接着匍匐趴在地上。

其余人听后跟着全部卧倒。

张抗美和张铁山眼巴巴瞅着玻璃瓶落水的位置。

瓶子没入水中,溅起了层层涟漪。

然而预想当中的爆炸并没有出现在眼前。

“王川,这是咋……我的妈呀!!!”

等了大概一两秒,张铁山正要问是不是玻璃瓶进水,导致里面的炮药不中用了,前方溅起一条两米多高的水柱。

伴随着冲天而起的水柱,各种鱼货噼里啪啦地从天而降。

“比例刚刚好,既能炸晕大量的鱼虾,又不会产生过大的爆炸声。”

王川面露得色。

爆炸瓶的效果毋庸置疑,最让他得意的当数调配比例。

这里是边境,各自部署有边防部队。

如果这边的爆炸声太大,势必会引起对面的误会。

以为是隔壁打过来。

子弹,炮弹,喀秋莎,必然呼啸着往王川等人的头顶上招呼。

爆炸声刚刚好,传播范围控制在十几米。

“上!”

王川大手一挥。

一张巨大的渔网丢向江面。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比邻界江大张家屯,自然是不缺渔网的。

一网下去,王川估摸着起码能捞上几十条江鱼。

至于那些距离较远的死鱼,王川只能无奈放弃。

十一月底的界江冰寒刺骨。

除非是冬泳健将。

一般人一旦下水,够呛能活着上来。

因此。

渔网捕捞成了唯一的办法,也是最安全的法子。

到了开春。

人才能下去抓鱼。

“还等什么,继续扔啊!”

张铁山又惊又喜,笑得合不拢嘴。

发达了。

几十条江鱼都是大家伙,最小的也得有两斤重。

估计第一网捞上来的鱼货。

起码能有一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