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两万万贯的收入,朝廷暴富了

搞完了这一系列事情之后,李承乾终于能抽出时间,见一见各国来使了。

在贞观十三年,周边各国都有前来大唐朝贡。

有一些小小的,只能算酋长国级别的存在,也有像高句丽,吐谷浑,突厥(残部)这种,算鼎鼎有名的存在。

反正加起来,得有大大小小二十多个国度。

按照这次参与的使臣名单,就有:高句丽、新罗、康国、吐火罗、波斯、安国、于阗、疏勒、林邑、焉耆、昆明及荒服蛮酋,室利佛逝、诃陵、真腊、吐谷浑等。

周边唯三没来的,就是高昌和吐蕃还有突厥残部。

高昌是因为跟大唐闹翻了,他们投靠了突厥(残部),管控了丝绸之路。

所以,唐朝就出兵打了他们。

吐蕃是一直就没怕过唐朝,再加上出了个松赞干布,又有着地理限制,唐朝这边也不好把他怎么样。

突厥是因为正在进行内战,还没重新整合起来,投降大唐的这一派也分不出身来。

至于其他的,基本都是因为向往大唐的繁荣,自愿归附,或者自愿朝贡。

这些朝贡的使者,其实说来说去,本质就是来大唐讨好处的。

他们朝贡的东西,对大唐来说,有些的确是稀罕。

反过来说,大唐回赠的东西,对他们来说也是稀罕。

剩下的,就是联络一下口头的感情。

那些恭维的话,随便听听也就罢了。

真要往心里去,那就输了。

远一点的还好,暂时还没什么利益冲突,也没有什么边境冲突。

近一点的,那可就不好说了。

见他们一面,听听他们的诉求,既不答应也不否定,反正就是打太极。

其他的事情,由下面相关的大臣去操心。

反正最近,李承乾已经弄了个禁出名单。

不能给的东西,绝对不能给任何外国使臣。

他们外出,也要监视着他们,不允许他们买违禁的东西。

像瓷器,丝绸,茶叶,包括儒家典籍,华夏历史这些,他们想要多少都行,只要给钱就好,哪怕稍微亏点都可以。

工具,技术,粮食种子,工科书籍,这些是绝对不可能给的。

以前已经被他们弄走了,那也没办法了。

会见完了这一波使者之后,李承乾也就感觉没什么事情了。

元日期间,最重要的无非就是民部的各种结算,关系到这一年整体的收入,明年的部署。

朝廷最忙的是春天和夏秋,一个是大量播种的时间,一个是秋收的时间。

这两个时间段,今年李承乾都算是躲过了,是李世民安排的。

李承乾照例上的日常早朝,李世民的后宫开始搬迁。

以便于明年改元册封皇后之后,新皇帝的美人入住后宫。

终于,长安开始下雪了。

在古代来说,瑞雪兆丰年。

如果没有雪的话,一方面要小心隔年干旱,另一方面虫卵存活过多,粮食就容易遭殃。

李承乾也穿上了冬季专属的龙袍,朝会现场也放起了火盆。

里边燃烧的,都是上好的松树木炭。

不但没有烟雾,反而带着一股奇异的香味。

今年,皇家格外富裕,毕竟算是吸了两个世家的血,有一个甚至连骨头都打烂吞了,堪称有的是钱。

虽然详细的统计还没有出来,但是预估的话,绝对能顶目前几年的税收。

民部这段时间的确太忙太忙了,真可谓数钱数到手抽筋,估计梦里面都在数钱。

有了这样奢华的场面,大臣们也过得格外舒心。

就连魏征这样的铁头娃,都没有说李承乾是在铺张浪费。

他要敢为这事说,绝对是把满朝文武都得罪个遍。

今天,就是说韦氏还有水泥拍卖收获的日子。

详细的数目,包括各种汇算的奏疏,李承乾预先已经收到,并且过目过了。

有他自己的兵监视着,这一波没人敢拿一个铜板。

他自己清楚,但也得让百官清楚。

民部尚书唐俭,正站在文武大臣中间汇报。

“经过民部诸位同僚,近期不眠不休的测算,其中荥阳郑氏除田产港口外,其他古玩字画宅院等,拍卖共计获得钱一千三百余万贯。”

只是一个荥阳郑氏的收入,就让众臣倒吸一口凉气。

哪怕他们各自背后都站着各种世家,可毕竟自己是自己,谁也没见过那么多钱啊!

唐俭声音也有些微微颤抖,但还是继续念道:“水泥授权以及技术拍卖。

全大唐境内整合,共获得钱三千七百余万贯。

此两项加起来,已经是五千万贯有余。”

大臣们再次疯狂的倒吸凉气,很多大臣自己也有参与,但这个是总收入啊。

他们都没想到,总收入居然如此高。

实际上,这个收入在李承乾心中还低了。

不过,关于水泥他真没打算赚钱,主要是尽快普及到大唐,让各地的路修建并连接起来。

不求好像后世一样,所谓的村村通公路。

再怎么的,所有的管道要先连接起来。

只要官道连接起来了,一切就好说了。

“韦氏九大公房,大小支脉,所获钱粮,各项资产拍卖,总计获得收入,一万万又两千万贯钱!”

“轰……”

这个数字一出来,朝堂上的哄闹声,简直好像要掀翻房顶。

再次从别人口中听到这个数字,李承乾都忍不住激动。

太多了,真是太多了,不愧是几百年的世家。

虽然说,其中大部分实际上是资产拍卖而来。

但不管怎么样,朝廷获得的钱粮,就是如此之多!

李承乾没有招呼大家,等所有人激动过后,李承乾只是淡淡道:“继续!”

唐俭深吸一口气,继续念道:“今年朝廷各项税收,汇总合计一千四百万贯,往年累计结余,两千两百余万贯。

目前户部拥有钱粮,约两万万贯!”

这是暴富,真正的暴富。

如果不算可能的增长,也不算大灾大难,按照目前的税收,要结余至少二十年才能够达到。

此时,别说文臣了,就连武将们都激动的满脸通红。

哪怕这不是他们的钱,可这也是朝廷的钱啊。

前所未有的富裕,差点让他们头晕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