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秦将军果然未老,真是好大的力量

既然尉迟敬德这个门神已经回来了,另一个门神秦琼秦叔宝,也该归位了。

虽然秦叔宝死的时候,都已经六十八岁了。

哪怕是复活回来,只怕也最多能用个一二十年,可李承乾正好需要这样的猛将。

更何况,门神不配齐,李承乾总觉得有点遗憾。

他自己就没必要走一趟了,让自己的兵带着一张复活卷,直接去了秦琼的墓。

他的墓就在昭陵旁边,有理由怀疑,李世民就是想让他死了都继续看门。

因为那个方向,正好就是昭陵的南大门所在。

有些事情就是不经念叨,刚刚想到秦琼,李承乾心念一动,原来秦琼已经即将进入宫城。

要是早一会儿来的话,还能够直接见到尉迟恭。

不过现在嘛,基本是擦肩而过。

秦琼,正史记载: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

常于万军中斩敌将首级。

跟尉迟恭一样,都是属于猛将。

他跟尉迟恭在后世被传为门神之一,就是因为他们两个,都是属于那种陷阵型的猛将,并且他比尉迟恭还厉害。

秦琼这人,跟人打之前,还喜欢单挑对面的部将。

在这样的时代,只要是单挑的话,对面的将军也必须要接招。

否则的话,对士气的打击是很大的。

而在个人武力单挑上,整个隋末乱世下来,他还没有败过,就算比不上霸王项羽,那也着实是真正的猛将。

其晚年病重时自述:所经二百余阵,出血数斛。

就连李世民给的谥号都是——壮!

虽然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在了最末尾。

但那是因为他也跟尉迟恭一样,认为李世民忌惮他,被伤了心,所以在大部分时间称病不作为。

甚至于,在生命的后期,还称病在家十几年。

这就导致他在功劳上,比其他人都弱了。

可即便是这样,他也够到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位置,这种人可不能称之为弱。

从这些经历就看得出来,秦琼比尉迟恭稍微多点政治智慧,但也多不到哪里去。

只会躲着,叫干什么就不干,主打一个倔驴。

跟程咬金比起来,简直是天差地别。

“末将秦叔宝,拜见陛下!”

当李承乾的兵引导着他,见到李承乾的时候,已经须发皆白的秦琼,直接单膝下跪,大礼参拜。

他跟尉迟恭不一样,他毕竟是已经死了的人,现在却被当朝皇帝给复活了。

这是真正的再给一条命!

心思不复杂的人,虽然容易钻牛角尖,但同样恩怨分明。

他给李承乾大礼参拜,一点都不奇怪。

李世民一生都没有收服秦琼,反而在秦琼晚年两人离心离德,秦琼直接躲着不见。

从秦琼的封号,也看得出来这一点。

还没有经历玄武门之前,李渊给的封号是翼国公。

而在秦琼死之后,李世民改了封号为胡国公。

翼国公的封号看似意义不明,但跟李家的发家之地有关,暗含护卫之意。

可胡国公,就是属于暗含贬义的封号。

胡这个字,在这个时代往前都不是什么好字。

李世民也说,他派太医给秦琼治病,秦琼不但连药都不喝,还把他给的药倒了,明显是怀疑他。

这是真正的离心离德,李世民有脾气,暗戳戳的改个胡国公的封号,意思显而易见。

“翼国公,朕久仰你大名了!”

李承乾上前,双手托住秦琼的手臂,把他往上提,意思是让他起来。

他跟秦琼,之前的确从来没有见过面。

玄武门的时候,他还太小了,只能在秦王府中。

后来,秦琼就是属于半退隐状态,自己闭门不出,他这个太子也见不到。

秦琼身体下意识一沉,他并不想起来,还想给李承乾磕一个。

刚刚那次,他只是以军礼参拜皇帝,他还没感谢李承乾对他的活命之恩。

李承乾不知道秦琼的意思,不过对方下意识用力,李承乾也下意识用力。

两人无意之中,居然开始较起力了。

秦琼的实力,还是比不过历史公认的霸王。

当他被拽到半起的时候,索性自己站起身来,免得被李承乾直接抬离地面,把面子里子都丢尽。

“秦将军果然未老,真是好大的力量!”李承乾松手赞叹道。

“末将老矣……陛下如果为将……不不不,是末将说错话了!”

秦琼的政治智慧果然不高,心思单纯,嘴巴也笨。

比尉迟恭稍微好点的是,没他那么莽,也没他那么倔。

“好了,朕明白!”

李承乾抬手拍了拍秦琼的肩膀,然后道:“尉迟恭这个时候,正在前往程咬金的府上,他还叫上了李靖。

朕觉得,你们四个应该有话聊。

你也刚刚回来,也应该回家一趟。

总之,你就先回吧。”

“陛下,末将告退!”

一说到家里人,秦琼心中也是大起波澜,有些呆不住了。

“去吧去吧,未来的日子还长着呢!”

李承乾挥挥手,转身先离开了。

回东宫的路上,李承乾骑在血龙的背上,边走边思考着。

高昌那边,该尽快攻下来了。

不能像历史上一样,还让对方存在了差不多一年。

如果仅仅是地盘扩大,不涉及其他也就罢了,偏偏对方有棉花。

早点把棉花搞到手,把地盘也搞到手,只要一年时间,大唐百姓冻死的概率要降低太多,隐形的人口自然也就起来了。

现在他手上堪称猛将如云,也没必要太缓慢的计划。

吐蕃那边,如果能够同意建立互市,还可以让对方存在几年。

先把高昌打下来,再把高句丽打下来。

到那个时候,就可以造船出海,先把那个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东西搞了。

有了那上面的金银,大唐的发展就可以提速。

到那个时候,应该就是横推的局面。

他也可以腾出手来,好好的布局和发展国内,稳住基本盘。

如果他只是个将军,只需要考虑怎么推就好。

但李承乾是皇帝,皇帝考虑的是方方面面,不能意气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