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独立主脉,收回世袭,裹挟大势,不顺则亡!

李承乾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说:“独立族谱,并非是把目前的李唐皇室,全都踢出去。

就如同那句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朕与皇族诸位,可还没到五世呢!

朕的意思是,为我大唐万世永存,往后的皇帝一脉,都为独立一脉,为李唐皇室的主脉!

若是由于某种原因皇位转移,那一支也将成为主脉。

只有如此,皇帝一支和皇族,才能够区别开来,不至于扯虎皮拉大旗。

皇帝一支,拥有顺位继承权。

而皇族支脉,五世而斩,可分家可独立。

五世只是虚数,全看自己那一支是否能够供养,是否愿意供养。

要想在大唐分一杯羹,那就拿出自己的能力来。

若是一代不如一代,不如就此泯然众人,彻底融入百姓。

皇族享受最好的教育,都还争不过的话,还是不要自认为皇族为好,丢脸至极!

若是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就可以万世无忧,早晚有一天,皇族会成为铺天盖地的蝗虫,必将人人喊打!”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

这一波操作,皇族肯定不同意,太多人想要当那米虫了。

但是,大臣们很同意呀!

就为那一颗不平的心,那也必须得极力赞同。

全体非皇族的大臣都同意,李孝恭敢说什么?

这就叫裹挟大势,不顺则亡!

如果皇族不同意,那全体大臣,肯定支持他把皇族干掉,只留下自己这一支。

等声音小点之后,李承乾问:“宗正,你以为呢?”

“臣……遵旨!”

明知道李承乾,是把自己当成了挡箭牌,但李孝恭不能不应 。

要不然的话,李承乾给他扣个皇族想造反的罪名,有了全体大臣的支持,那也是一扣一个准。

李承乾笑了,语气轻柔道:“宗正不愧是我皇族顶梁柱,此言大善。

既然皇族都这么做了,众卿应该也别无二话吧?”

大臣们哑然失声,心中暗叫不好,但又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思维转变不过来。

就在这时,只听李承乾说:“众所周知,朕也算是造反上位。

由于诸多原因,当然也算顺位继承。

这就导致朕与太上皇之间,有一些说不清的纠葛。

如此一来,诸卿被太上皇封的爵位也好,官职也好,朕都是可以不认的!”

“咔……”

听到李承乾这么说,所有大臣心中,某根弦直接崩断了,脑子都懵了。

从理法上来说,李承乾说的话没毛病,找不到反驳的点。

如果是正常顺位,那他们的功劳就依旧是功劳。

这是国家信誉,不容破产。

可因为造反这个由头,还有李世民开除族谱的举动。

李承乾不给这份脸,他们就可以说没有一分功劳,最多叫做降臣。

他们的功劳,随着李世民的禅让,已经烟消云散了。

这下子,变成李孝恭和李秀宁等,少数在朝堂上的皇族苦中作乐了。

他们就说,不可能自己一个人倒霉。

果然,李承乾这是想要收拾所有人啊!

偏偏字字句句,都让人找不到攻击的点。

如果皇帝弱,还可以正面扛。

可李承乾这个皇帝,不管是手段还是战力,比李世民可是强多了,他们早有领教。

魏征站出来说:“请陛下明示!”

李承乾往龙椅上一靠,淡淡道:“朕也不是不近人情,考虑到众爱卿对大唐确有贡献,那就这样吧,各位的官位爵位全都保留。

但是,孤将收回所有世袭传承。

往后,诸位的后代,还得凭自身多多努力。

尔等至少比平民百姓,享受的资源多多。

若是争不过其他人,那可不是朕的错。

为我大唐江山,希望众爱卿成全。

众爱卿需知,皇朝覆灭,你们的一切功劳也同样不复存在。

哪怕皇朝不灭,但凡后代出了败家子,说不定还得落个满门抄斩。

为人父母者为子孙计,这没有错。

但,既然皇族都愿五世而斩,诸位爱卿能否割爱?

朕也是很听取意见的,不管诸位爱卿是想告老还乡,还是不同意,朕都没有二话。”

李承乾这些话,能够感受到压力,也就拥有世袭爵位的少数。

其他大多数官员,本就没有世袭爵位,心中觉得暗爽。

这下子,大家都公平了。

你官高又怎么样?

没有了世袭,但凡出个败家子,我的后代就能够超过你。

李承乾嘴角荡起一抹微笑,心中暗道:“都给朕卷起来吧!

只要卷不死,就往死里卷!

还想要世袭,除了皇帝,以后都不会有世袭了。

哪怕是王,也必须得更换,哪一支更强就哪一支上位。

只有更有能力的叠加起来,才更有可能让大唐万世永昌。

但凡出现一条寄生虫,迟早会泛滥成灾,这是人的共性!”

全体大臣静悄悄,李承乾大声问:“可有爱卿想要告老还乡?”

李承乾意思很明显,你们要么同意,要么滚蛋。

刚刚你们怎么同意分割皇族的,现在刀落在了你们头上,就不能好的坏的都由你们说。

既然你们刚刚支持,那就支持到底。

裹挟大势,杀人诛心,不办也得办!

实在不服气,只管去簇拥李世民,让他重新上位呀。

二十万不死大军,几乎无死角的监控长安城,要找死你们尽管上。

众多官员心中暗暗叫苦,这是打也打不过,说理也说不过,有什么办法呢?

果然,他们就不该对李承乾有一分幻想的。

从古至今,就没有出过如此无弱点的皇帝,攻击都找不到地方。

哪怕心中恨极了,也只敢在心里面蛐蛐。

要是李承乾一辈子不出皇宫,他们最多对一些东西阳奉阴违,想要对付太难了。

如果李承乾会走出皇宫,倒也不是没有机会。

不,李承乾一定会走出皇宫。

既然要立西宫皇后,自己说的要皇帝亲自去选,总不能带着十万大军去选吧?

那样的话,西宫皇后的真实度就大打折扣了。

想通了的人,瞬间从心了。

裹挟着其他人,必须跟着从心。

否则,他们不就成了显眼包了?

“臣等,遵旨!”

“臣等,遵旨!”

“……”

又是一片复读之后,这件事情尘埃落定。

事后的阴谋诡计,李承乾会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