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作为感谢,我让他们九族整整齐齐
在自己熟悉的地盘上巡视了好几圈后,李世民热血沸腾,又把目光看向了周边那些熟悉的国家。
顺着这些国家,渐渐越看越远。
“逆子,这蓝色的是海吗?
在海里面,也有资源?”李世民奇怪道。
“自然是有的,不过是在海底,我大唐未来百年,可能都弄不到。
需要发展,需要一步一步的来。
如果单纯指吃吃喝喝,其实海里面有太多可以吃的。
只不过,我们还缺乏冰冻保存的技术,只能是海边的渔民食用。
除非你愿意用八百里加急,一直用冰块保鲜着,跑死几匹马的话应该能吃到。
这份资源地图,必将是我大唐未来发展的根本所在。
父皇,你觉得呢?”
随着李承乾的反问,李世民反应过来,顿时跳脚怒吼道:“逆子,你还不快出来,这是你能用脚踩的吗?”
这一刻,李世民彻底意识到这东西的重要性。
觉得李承乾踩在上面,简直是滔天大罪。
要不是他也不敢踩上去,真想直接去把李承乾拉出来砍了。
“父皇,这是我的东西……”李承乾轻笑道。
“什么你的,这是大唐的,大唐的!”李世民跳脚道。
李承乾也不管他跳脚,走到另一处,用手指了指说:“父皇,这上面标注的土豆,是一种粮食,也可以做菜。
就算是野生的,产量也不比我们精心培育的五谷低。
如果能够弄回来,经过细心培养,我大唐百姓就不会再饿肚子。
这里是……”
随着李承乾的介绍,李世民渐渐被吸引住了。
直到李承乾停下话语,李世民忍不住问:“还有没,还有没有?”
“父皇还真是贪心,这么多种还不满足?
还有其他的,比方现在很名贵的香料,还有各种闻所未闻的佐料,也算是与民生有利,但没我之前说的这些重要。
我们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这个地方!”
李承乾脚再动,踩在了一条放大之后,长长的虫子身上。
“倭国?”李世民脱口而出。
“不错!”
李承乾点点头,脚下这地方,要到武则天时代,才被她赐名日本。
在这之前,中原大地都是喊他们倭奴,官方名称倭国。
正因为如此,他们学习中原文化之后,觉得倭奴这个名字实在是太侮辱人了,屡次遣使者来请求改名。
“这地方……金银?
不对,这吨是什么计量?”
李世民看得眼花缭乱,才注意到这个问题。
“父皇,这个你不需要理解。
你只要知道,这里的银子够我们挖八百年,如果技术不进步,甚至挖上千年。”
唐朝实行“钱帛兼行”制度,铜钱与绢帛(丝织品)共同承担货币职能。
由于不便分割的原因,渐渐被铜钱彻底取代。
银子虽然没有作为普通货币,但依旧算是货币,只是在上层流通,并作为大宗交易或者税费等等结算。
换而言之,银子在唐朝前期一样是钱。
反而是由于稀少的原因,无法全天下流通。
“这这这……”
李世民身体晃了一下,赶紧后退两步。
生怕自己一激动,就栽倒在地上。
要是把地上这东西弄脏了,他都无法原谅自己。
“果……果真?”李世民结巴道。
“父皇,我就算是想要骗你,我哪里去找能画这种图的人?
更何况,别的先不说。
父皇你如果不相信,可以派人快马加鞭,跑到你以前没去过的地方,去验证图上的一些东西。”
李承乾也知道,李世民不是真的不信,而是不敢相信。
但,他就喜欢气一气李二这家伙。
在他超越千年的目光看来,李二也就打仗还行,文治更多是贞观群臣的功劳。
只不过,他有一个听言纳谏的优点,就把这些功劳加到了自己身上。
不管是做父亲,还是做兄弟,或者做儿子,全都是不合格的。
三天不气一气李二,李承乾浑身不得劲。
李世民再深吸一口气,说:“赶紧出来,把图收起来,绝不能让第三个人看到!”
“不,父皇!
这幅图,我准备挂到太极殿去。
让上朝的大臣,都必须看得明明白白。
有愿意抄录的,随便他们抄录。”
“你疯了吗?”李世民满脸不可思议。
如果不是打不过李承乾,李世民真想把李承乾一击打死,把这幅图好好的收起来。
“父皇,你总是那么小家子气!
脚下这些,全是我大唐领土,为何不能给人看?
等未来某年某月,我大唐巡视各地,发现图上少了点什么,那我就多谢某人帮我先挖出来了。
作为感谢,我让他九族整整齐齐的,没有什么问题吧?”
李承乾语气非常平淡,眼皮微微垂下来,展露出前所未有的阴冷。
李世民心头一寒,他居然感觉汗毛倒竖。
“若是外国使臣觐见的时候,看到了呢?
再或者,被抄录之后,有些大臣卖与他国呢?”李世民稳定心神问。
“这是我大唐勘探清楚的,自然属于我大唐!
当我大唐的人到的时候,却发现没有了,那就别怪我大唐让他全家整齐,以感谢他们提前挖掘之恩。
若是他们提前帮我们大唐挖掘,挖出之后给我大唐送来,也不是不能给他们点辛苦费。”
李承乾这么做,自然是深思熟虑过的。
时代在这里,有些东西挖出来,他们也用不上。
常规点的金银铜铁,虽然能够用上,但本质上来说,原本也在陆续开采使用。
技术水平在这里,哪怕他们想要开采更多,其实也很难做到。
“疯子,疯子,朕看你就是个疯子!”
李世民再怎么开明,也终究有种财不露白的观念。
“父皇,最重要的是,我想用这张图,让我大唐一致对外,而不能再继续窝里斗!
世界那么大,大家都不想去看看吗?
图是我拿出来的,这些矿产本着谁发现的就归谁的原则,难道不该归于我吗?
至于开采之人,主动点的话,自然也会给口汤喝。”
这才是李承乾,深思熟虑之后的根本目的。
终究技术手段限制,更多的只是在画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