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你想挟天子以令诸侯,朕却不会如你愿
听到李承乾再次提起自己被刺杀之事,大殿里鸦雀无声。
李承乾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孤造反那两天,长安城的士卒伤亡补偿了吗?”
士卒伤亡,一般都是由地方政府承担。
就是哪个地方的士兵,死了之后运回去,地方政府根据律法补偿。
长安的驻军,至少绝大多数,都是安家长安周边的,自然该长安城负责。
作为首都,理当该兵部亲自负责,由刑部监督。
大臣们听到李承乾这话,要是动漫的话,大家额头上肯定已经挂满了黑线。
造反这种事情,是能在朝堂上说的吗?
这造反的正主,是真的一点都不忌讳呀!
刘洎赶紧再次出来,半点不敢提前因后果,只是赶紧回应道:“禀监国,目前还在核实之中,即将发放补偿。”
李承乾手握成拳,顶着自己的太阳穴,歪着身体说:“那天守卫皇城的兵,孤答应给他们补偿的,就按照惯例加倍吧!”
“不可……”
刘洎瞬间滑跪下了。
李承乾抬了抬眼皮,不紧不慢道:“你是要孤失信于天下吗?”
刘洎赶紧回道:“可如此发放不均,军心可能会……”
“哦……这个好说,国库给的补偿按惯例来,然后从孤的东宫之中,再补一笔就好,你去找东宫要。
不过,孤只补偿那天孤答应的那些兵。
其他兵如果不满,就跟他们说,他们帮的是父皇,让他们找父皇要钱去!
父皇的内帑,不会空得跑鼠吧?”李承乾意有所指的说。
刘洎心中暗暗叫苦:“你们父子俩在这里斗,把我夹在中间干什么?”
“朕给了!”
李世民怒气爆棚的声音响起,从角落里站了出来。
众大臣下意识看去,赶紧转身行礼道:“拜见圣人!”
大家都知道,什么身体欠安,李承乾监国,那都是鬼扯。
因此,李世民中气十足的出现,大家并不感到惊讶。
倒是平日里,跟李世民比较近的重臣,感觉李世民好像年轻了一些,人也好像瘦了一圈。
瘦了一圈可以理解,毕竟死了一个好大儿 。
但是,变年轻了,什么鬼?
只能认为是自己眼花了。
“众爱卿平身!”
“谢圣人!”
“……”
李世民背着手,挺着自己的将军肚,一步步朝着高台上走来,眼神跟李承乾对视着。
李世民是一直在角落偷听的,全都听在耳朵里。
他知道李承乾是故意说给自己听的,刚刚听得忍无可忍,没想到那魔鬼一般的士兵,还真就没有用眼神制止他。
所以,李世民就出来了。
李承乾笑呵呵道:“父皇,你说你这好好的,就不用每次都躲在角落偷听了吧?
你这龙椅冰冰凉凉的,我又没说马上要坐上去,你好好坐在这里听不好吗?
蹲在角落里,要是把腿蹲麻了的话,可是会摔得威严尽失。”
众大臣听得背后冒冷汗,心中都忍不住吐槽:“你们两个能不能私底下去打架,别在这里啊!
要是在这里打起来,我们该帮谁呢?
表面上看起来,圣人还是圣人,皇太子还是皇太子。
可我们都知道,圣人不管用了呀!
就你那十万鬼兵,不吃不喝不睡,还他妈眼睛都不眨,搞得我们都不敢私底下去找圣人。
你这么搞,我们可是很难办啊!”
“逆子,你想挟天子以令诸侯,朕却不会如你所愿!”
李世民气哼哼的来了一句,什么面子都不要了,听得众臣汗颜。
“那父皇你出来做什么?”李承乾微笑着反问。
“正准备下朝之后,去辅机的府上坐坐,不知道辅机你欢不欢迎啊?”
李世民说这话的时候,也正好站在长孙无忌面前。
长孙无忌赶紧行礼,大声回应道:“臣自然是府门中开,迎接圣人大驾!”
这番话,就好像在告诉朝堂上的众人,我长孙无忌,依然是皇帝最宠爱的大臣。
也是在告诉李承乾,你想要动我还差了点。
李承乾想的却是:“看来我这位父皇,又开始犯糊涂了,想要死保长孙无忌。
同时也试探我,会不会真的让他出宫城。
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说,如果我到时候不让他出去,那可就成两面三刀的小人了。
不过,想要给我使绊子,父皇你真想多了……”
李承乾接话道:“父皇看我干什么?
你好手好脚的,想要去哪里都不用跟我汇报,你又没有老糊涂!”
最后的糊涂两个字,李承乾特意加重了语气,也不管李世民有没有听懂。
随后又说:“父皇,来都来了,你不听听儿臣被谁刺杀吗?”
“那朕就听一听!”
李世民还真就打蛇随棍上,直接走上高台,坐在了他那熟悉的龙椅上,摆出了日常那副端正的姿态。
本来应该是很习以为常的,也应该是很熟悉的。
底下也还是那些人,并没有什么区别,无非就少了一个孔颖达。
但这一刻,李世民却有一种陌生感。
总觉得,区区几天没坐这张椅子,坐起来似乎没有以前那么舒服了。
就在李世民心头千丝万缕的时候,李承乾说:“把刺客给孤带上来!”
没有人应声,但在下一刻,大殿门口有六个士卒,拖着三个刺客进来了。
“李承乾,你不讲信用!”
“杀了某,杀了某家呀……”
“……”
在李承乾无数让人想都想不到的折磨手段下,三个刺客的精神已经全面崩溃,现在全都在求死。
他们声音嘶哑,浑身惨不忍睹,一看就是受尽折磨。
直到近前,李承乾才说:“孤什么时候说话不讲信用,孤承认给你们个痛快,但并没有说给你们痛快的时间!
现在孤可以告诉你们,把你们知道的,跟在场的诸位大臣说一遍,孤马上给你们痛快!”
三个只求赶紧死的人,在李承乾这番话下,就像获得了恩典一般,马上倒豆子般,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
三个人之间,还互相补充起来,真是恨不得一秒不耽误就去死。